人民日报海外网:产品创新:没有精益创业 如何敏捷开发?

创新用“敏捷”(Agile)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。虽然“敏捷”项目管理已经在全球兴起有二十多年,但国内不少企业在实施中还是困难重重,“敏捷”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。

事实上,要让创新成功,“敏捷”项目管理需要建立在一个创新文化环境中。更严重的问题是,国内很多用“敏捷”开发新产品的企业,他们的产品开发流程还是传统的线性开发模式,而没有采用新的“精益创业”(Lean Startup)产品开发流程。

要让新产品开发成功,“精益创业”和“敏捷”开发是一个人的两条腿,只有两条腿同时跑步,才能成功。只用一条腿,显然是跑不久,跑不远的。

可以这样说,没有“精益创业”的产品开发流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“敏捷”实践,同样没有“敏捷”实践也不可能真正推动“精益创业”的产品开发过程。

“精益创业”是在2012年由埃里克·莱斯正式提出的。传统企业的产品开发,是一个发现和识别机会,然后提出并验证想法,再进入研发测试,并最后生产销售的线性过程。而“精益创业”则是由一个个循环组成的迭代开发过程,他们主张每次验证一个问题,通过“概念-产品-数据”的迭代开发,形成“开发-测量-学习”的快速的产品开发循环。

线性开发流程,表面上看来容易理解。但实际上,这种流程的一开始就是先要将是否有需求、销量有多大等问题讲清楚。但如果你开发的是全新产品,消费者都从来没有看到过新产品,自然也无法真正评估是否会使用或购买。这些数据自然是无法提供的。因此,当进入全新市场时,这种流程通常是走不通的。

而“精益创业”的产品开发流程则完全不同,他们的观点是:既然没有办法得到准确数据,我就先做一个“最小可行产品”(他们称为“MVP”),用这个“MVP”来验证我最重要的假设。通过“MVP”,我可以得到很多用户使用的数据,通过对最关键的数据分析,我可以学习这个想法是否正确,如何改进,甚至是放弃或转型。整个产品开发就是在一次次反复的循环中最终走向成功。

“敏捷”是一种项目管理模式。我们通常通常说项目管理是“正确地做事”,但其前提是“做正确的事”。而“精益创业”的快速迭代学习模式恰恰是用来保证在创新环境下如何“做正确的事”。无论是“精益创业”,还是“敏捷”都是采用迭代的方式进行,它们就像两个轮子,一个是前轮,一个是后轮,只有一起转动,企业的产品创新业务才能真正行驶起来。

更重要的是,它们还不仅是一种业务流程。“联合国训练研究所CIFAL中心”中国专家,联合国 UCPM / UCPD高级讲师高骏表示,无论“精益创业”和“敏捷”开发,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团队能力提升模式,两种模式的核心都是通过迭代的制度设计来完成团队的学习和提高。在高骏看来,对今天的中国企业而言,只有打造一支顶尖的产品团队研发和实施团队,才能真正打造出顶尖的产品。

因此,要实施“精益创业”和“敏捷”开发,企业不仅要有短期目标,更要有长期眼光。尤其是团队能力提高过程,它是一个指数性增长过程。而指数性增长的特征就是前期提升往往看上去很缓慢,但一旦越过拐点,往往就会出现团队能力提升的明显跃升。并最终体现在成果上:一个真正优秀的创新产品。

原文:人民日报海外网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