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世纪经济报道:3A党逼微软大拐弯

3A党逼微软大拐弯

  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符号,MSN即将退出历史舞台。

  其实,这个退隐,还是来得稍晚了一点,因为MSN产生于窄带宽、高话费、文本互联网时代,当时的主导者是AOL和Yahoo,前者收购了时代华纳,后者如日中天、难觅对手,彼时的MSN,是时任IT霸主微软从桌面延伸到互联网时代的一个“战略”。如今,时代已变,物是人非,Google、Facebook和Apple主宰的时代。

  微软真的错了吗?

  而当时的MSN,不仅仅是Messager,还有它的门户网站,还有搜索引擎,还有SPACE(空间),还有Passport(通行证),甚至Hotmail邮箱……这无疑是一个布局宏大、面面俱到的互联网大棋盘,车、马、炮、象、士、兵俱全。

  但是,在微软所有的兵种里,没有“帅”——那种打破原有格局的互联网精神。位居微软帝国核心地位的是Windows、是Office,它们都是以PC为核心的。而PC的核心是“Personal+Compute”,即个人+计算。此前,挑战微软的企业数不胜数,但是,包括最具开放精神的linux也败下阵来,PC上的微软几乎是不可撼动的。

  那么,微软真的做错了什么吗?

  微软以往,都是通过自己的核心优势,从OS迁移到别的领域,势如破竹;因此,当互联网来临的时候,微软希望从桌面迁移到互联网的思路毫无疑问是很“正常”的。就算任何人是CEO,也不太会主动杀死自己的利润奶牛,而拥抱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——何况,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一度让这个神话看起来毫无前途。

  没错,当Google找到通过搜索获得极高利润的道路之前,互联网确实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前途,也不足以对微软形成足够大的威胁,况且在搜索方面微软也一直投入上百亿美金的资金在参与竞争——无非做得没有那么好,因为互联网上,第二名也是悲催的,不像在PC时代,微软可以先在第二、第三的位置,徐图进取。

  所以,没有理由证明微软做错了什么:第一,只能说互联网与PC之间的鸿沟足够大,以至于微软没法填平;第二,微软没有延揽到,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人延揽到拉里佩奇、谢尔盖布林那样的天才——Yahoo和AOL们也没有延揽到。

  既然这二者都是极难解决的问题,微软这家本来也没有根本性创新的企业,没有完全跨过这个鸿沟并不奇怪——甚至,我们可以认为,它在这么大的冲击下,还能保持10年在平台期、稳步增长而没有被冲垮,其实并不容易——毕竟它对抗的是一个时代的变迁,生态级变迁,它比恐龙顽强得多。

  因此,当MSN搜索变为Bing,当MSN门户变为MSNBC,当MSN的邮箱变为Hotmail、再变为Outlook网络版,MSN的Messager被SKYPE取代毫无意外。这只是相当于收一具干尸,让其“入土为安”。

  3A党逼迫微软转大弯

  但是,毕竟Google并不会杀死微软,只是分别霸占了PC的两大市场,微软占据的是“Compute”,Google占据的是“Search”。Google之后更大的挑战来了,这个挑战是双重的:

  一方面苹果为代表的纵向一体化,这将打破PC的边界——2012年Q3全球PC市场的萎缩已经是一个拐点。越来越强大的手机计算能力、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,已经让PC的计算能力转移到了移动端,没必要被“囚禁”在PC。实际上,普通用户使用的计算能力极其低,PC冗余的计算能力过多,这让很多用户不断升级CPU和Windows的过程中,浪费了太多的钱——这是Intel和微软的利润。因此,一旦平板电脑、手机市场成熟,这种迁移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。

  另一方面,互联网和竞争一定促使成本进一步降低,这必然会发生更加惨烈的战争。不仅微软受到这种挑战,Intel的市值已经被高通超过,未来的挑战更大;即便是苹果,也会受到类似的挑战,如果它的“创新溢价”慢慢流失之后,更低价格的操作系统、更低价格的芯片,是不可阻挡的。Android和ARM这两个A,将会挑战Apple这个A,而“3A党”内部的战争也必然会发生,ARM与Google、ARM与Apple的联盟,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联盟,微软也最终选择ARM进入硬件领域,一定让三者的竞争导致新的结果。

  微软这次从PC转战移动互联网,从软件转战硬件,无疑是比当中布局MSN大得多的转变。当初,微软没有证明它有互联网基因,今天,又是否能证明它有硬件一体化的基因呢?这很难定论,至少,3A党中两敌一友,均非善类。

  极度开放的Android背后的Google,还有Apple都拥有极强的创新力,丰沛到过剩的现金,软硬件一体化的能力,OS的强大基础……微软并无任何优势。在这种情况下,要么在高端市场战胜Apple,要么在低端市场战胜Android——问题是,如果在低端市场拼争,微软未来的现金牛Windows必然被严重挤压,真正可能的路只能是挑战Apple。

  因此,看似有两条路,其实是一条路,挑战Apple。挑战Apple,作为后来者最终必须以类似的用户体验,更低的成本才有机会,所以,Surface也好,Lumia也好,必须具备比Apple更低的毛利率、且体验同样好——苹果推出iPAD mini,以自降身价的方式来阻击,已经从对手的角度,说明了这一点。此时微软如果想继续保持高毛利,只会最终落败。

  在苹果内患未消之际,Win8的逆袭,或者是微软的唯一机会窗。

文章来源: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